博物馆暖心服务应对寒假大客流,他擦亮首博“第一张名片”
进入寒假,首都博物馆参观客流渐增。这周开始,公共服务部中心区主管王达将到岗时间提前了半小时,把迎客的各项事宜做得更加精细。“我负责的区域是观众进馆后的整个大厅,代表了博物馆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。”王达说,守护好首博门面儿,让观众笑着走进来、满意地离开博物馆,是他和同事们最大的心愿。
王达在展厅内巡查。
首博迎来大客流。
每逢寒暑假和周末节假日,博物馆就更忙。1月14日8时30分许,距离博物馆开门还有半个小时,王达组织同事开完晨会后,先是到西边的售票台确认售票、验票系统的运行情况,随后又立马跑向东边的存储柜,检查设备是否在线。偌大的大厅里,一个西装配运动鞋的身影步履匆匆。王达笑着解释,穿西装是体现对观众的尊重,穿运动鞋主要为了工作便利,因为每天脚下都像踩了“风火轮”。一边检查,他还要不断嘱咐各个岗位的同事,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。
王达在特展售票处忙碌。
8时55分,首博中心区工作准备就绪。馆外,等待参观的游客排起了队,不少人是奔着“希腊人”特展而来,希望一睹古希腊社会文明风貌。王达又从咨询台捧来一摞展览宣传册发放给观众,向他们详细预告各展览的讲解时间。
王达在咨询台耐心回答参观者的问题。
5分钟后,首博开馆迎客,中心区咨询台迎来一波服务高峰——“特展怎么买票?”“圆厅和方厅都有什么展览?从哪个展览开始逛人最少?”面对如潮的问题,王达配合咨询台同事,对答如流。暖心服务也在细节中体现。看到腿脚不便的观众入馆,他会主动推来轮椅,安排工作人员护送。寒假亲子观众多,王达也总是贴心地嘱咐一句,“假期人多,提醒孩子不要追跑打闹。我们还组织了手工制作的体验活动,家长可以关注下时间。”
王达在特展入口处忙碌。
作为中心区主管,王达没有固定岗位,换句话说,他也可能出现在任何岗位上。“除了管理组织各岗位的事务,我还是大家的替补。”午间,人工寄存处的同事交班吃饭,他自动顶上了岗位,确认存储物数量、对应储物柜号牌、提醒观众带好贵重物品……对待每项工作都事无巨细。
忙活了半天,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3时许,刚有空坐下踏实吃午饭,传呼机又响了起来,同事求助:一个自动存储柜门打不开了,观众正在焦急等待取物。王达又马上出现在地下一层的自动存储柜前,上手修起了柜门。“有些我们能自己处理的急事,就不需要再找物业或者维修同事了,这样也能为观众节省时间。”没过几分钟,王达就找到了原因——观众将储物柜塞得太满,包带卡住了柜门,导致没法打开。
咨询台准备了热水,王达在为有需要的参观者倒水。
寒假和春节接踵而至,观众络绎不绝,首博专门增加了讲解场次和互动活动,让观众在博物馆里过好节。此外,王达每天还要抽时间到展厅巡视几次。“看看展厅里有没有突发情况,排查安全隐患,也和观众面对面交流,收集点宝贵建议。”他笑着说,替观众拍照、讲点关于展览和文物的小知识,都是顺手的事儿。
王达热情帮助有需要的参观者留影。
从早到晚,从开门迎客到告别观众,王达和同事们一直在博物馆中心区这方约2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忙碌坚守着。直到做好各项收尾工作,走出博物馆时,天色已晚。王达笑意盈盈地打开手机中的计步器,屏幕上赫然显示“30000+”的步数,在朋友间排前列,“今年是我在首博度过的第20个春节,每年都在馆里站岗,让观众感受到博物馆人浓浓的温暖和热情。”
记者:何蕊,武亦彬
上一篇:没有了
